当前位置: 莆田手机号 > 本地动态 > 莆田城市公告
集号吧选号导航
[全国]手机靓号
移动
联通
电信
广电
[全国]莆田固定电话
无线固话
有线固话
商务一号通
[全国]莆田车牌靓号
闽B
[全国]400电话
推荐0594号段
常用工具
莆田城市公告

莆田市三个项目入选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

日期:2018年06月13日 来自:集号吧  访问量:464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等14个门类。莆田市莆田木雕、留青竹刻、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三个项目成功入选。

2017年3月,《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正式发布,振兴传统工艺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振兴成果初步显现。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

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其发端为寺庙古建雕饰和佛教造像,以立体圆雕、精微细雕、三重透雕等传统工艺闻名于世。莆田木雕技艺主要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精微透雕见长;以精致雕像将佛教艺术和妈祖文化远播海内外;以精妙的人物圆雕著称,不论仕女、武将、神态、衣纹,独特的“莆田工”工艺自成一格;以精到的“斧头功”打坯,定型准确,工具与刀法相辅相成,堪称世界一绝;以精细的“修光”技艺称绝。修面栩栩如生,磨光刮可鉴人,尤以生漆推光处理技冠全国;以精饰的雕工演绎了古老工艺的实用化。

木雕

2011年5月,莆田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是利用薄似纸体的竹皮不同层次颜色表面,融雕刻书画、诗文、印章、造型于一体的工艺品。莆田竹刻宋明时代就形成了流派。清乾隆中期,刘氏入闽第36代裔孙刘材成聚众创办竹木雕刻作坊,演绎竹子深雕、浅浮雕、缕空积留青等技巧。经180多年间七代人接力传承与发展,刘氏竹刻的留青艺术形成了独特风格。其核心内容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揉合、延伸到竹刻中,大胆尝试了竹、玉、石、木等不同材料的几十种刻法,并将笔墨意韵的干湿浓淡的应用于刀法之中,在竹片薄如蝉翼的青筠上抒写性灵,挥洒意气,故其作品凸显三维特点。形神兼备,拥有书画笔墨的底蕴。

竹刻

2014年11月,留青竹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

仙游“仙作”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相当发达,传说北宋时期,宰相蔡京在九鲤湖惊梦而悟“刻木铭心处,乘雷可升腾”,让家乡的工匠将京都宫廷器用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制作出木雕家具,首开“仙作”木雕家具先河。仙游“仙作”工艺家在明代逐渐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至清代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仙游“仙作”古典工艺家具是传统国画艺术、雕刻艺术与家具制作技艺的巧妙融合,是明清家具经典款式的延续和创新,蕴含着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深受许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推崇和赞赏,被称之为“艺术家具”。

2014年11月,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5G频谱迷局:2.6GHz的诱惑与挑战 下一篇:热炸!莆田多地温度超35度!你期待的降温要等到…
关于网站|求购信息|帮助中心联系我们